在“学而优则仕”的传统文化里,与“匠”、“贾(gǔ)”相关的词汇常常都带有一些贬义的意味,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,在现今“物欲纵流”的社会里,“贾”逐步变成了人人羡慕的“人上人”,“富人”始终集中在企业家、金融家、房地产商等固定阶层,“匠”,即便有再精湛的技艺,却依然被认为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,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与报酬。无论交友还是择偶,人们总是习惯于用“收入”、“职业”来衡量一个人“行或不行”。
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,让一个词走红至今,那就是“工匠精神”:坚定、踏实、精益求精,把每一件工作都当成事业来做,把它看成是一个有生命、有...
阅读全文>>